护“犊子”非良母

 2018-11-09 22:15  来源:昭通新闻网

◇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云飞

近日,两位小学生的母亲当着自家孩子的面争吵不休,原因是两名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嬉戏红脸后发生抓扯之事,两位母亲知道后在接孩子的路上相遇而争吵,互相痛骂对方“有娘养无娘教”,若不是旁人竭力劝阻,看那阵势还会抓扯起来。

时下有一种认识误区,似乎全身心疼爱孩子就是“良母”,其实不然,两位母亲都疼爱自己的孩子,怕孩子受别人欺负,都指责对方“有娘养无娘教”,却没冷静反思自己。“养”和“育”都很重要,如果说抚养子女是做母亲的义务,那么,教育子女则是做母亲的责任。“世上只有妈妈好”,子女很多时候更乐意听母亲的,他(她)们与母亲更亲近,不像有些“严父”动不动就打骂子女,当子女的多半是嘴服心不服,甚至加重逆反心理。

“良母”的“良”就是“好”,“母”就是“母亲”。在无私抚养好子女的同时,如何做才称得上“好母亲”即“良母”呢?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:

一是从小教育子女明辨是非,懂得做人之道。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,社会主流追求的是“真善美”而不是“假丑恶”。当母亲的要从小教育子女怎样做才是“好孩子”,这是教育的根本,绝不能含糊。这种“根本”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,从幼稚走向成熟。

二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,让子女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。中国的传统美德很多,连外国人都在研究、效仿。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,言必行、行必果等等,这些传统美德的教育会增强子女的社会道德素质,从而按社会道德规范行事,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。

三是培养子女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。子女有了集体荣誉感才会有一定的奉献精神,不至于高高在上、惟我独尊。这是子女较好融入社会的最基本的人格素质。在社会大家庭里,让他们懂得自己不仅仅是为自己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所做的一切还为了社会这一大家庭,在为社会奉献中体现生命意义、获得人生快乐。

四是培养子女不怕困难,积极进取的精神。让子女从小懂得干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会遇着一些困难和问题,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逃避,而是开动大脑去解决,从而形成一种锲而不舍、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
五是培养子女学会换位思考,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品质。独生子女甚至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,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或多或少存在溺爱子女的问题,导致一些子女永远占据“真理”的主动权,似乎别人说的都是错的,自己说的才是“真理”,久而久之,对别人不理解,对别人指出的缺点听不进去,延长了自己的思想的“成熟期”。

教育好子女是门学问,方法很多,得因人而异,愿天下母亲都真正懂得做“良母”的要义,使自己的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,今后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人才。

审核:   责任编辑:聂孝美
昭通新闻报料:0870-2158276 昭通新闻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昭通新闻报料:0870-2158276   昭通新闻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 核:
责任编辑:聂孝美
标签 >> 评论 
捐赠信息